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

新课程中的人文关怀

新课程中的人文关怀
----郑建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我要感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谢谢你们给予我信任。对于新课程,我懂得不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有所体谅。
此次演讲的题目是《新课程中的人文关怀》。近年来,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越演越烈。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人的关怀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经验,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在实际教育中应当使学生具备宽容、理性、勇敢和富有责任心的品格。这一点我稍后会有更为系统的论述。
新课程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现在有一种“科技万能”的倾向,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背离了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力量。所以科技越发展,就越要提倡人文关怀。
2.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的关系。对过去重知识传授的做法不应完全加以否定,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综合化和学科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化,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3.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育要继承以往的文明,传授前人创造的知识和文明,离开了这一条就没有了教育。现在所强调的是以创新的态度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东西。
为此,我们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以文传道,充分发挥教材的功用。引导学生跟上时代的脉搏。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作品,了解世界的最新变化,加大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进取精神,使其具备的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新异的创造力。教学中还应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置疑,不惟师,不惟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缺乏对人的关注,而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主义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根本。
一位知名的新课程专家特别希望教师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按照学生的思维来设计教学),童年意识(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当作宝贵的教育资源),知道敬畏生命,并以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这样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一个平凡的教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能使课堂教学富有诗意。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因而面向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的生活世界。因此新课程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全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新课程确立起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
多年来,基础教育的时代性未能充分体现,课程内容陈旧,稳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掩盖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需要;教学方式的落后,繁荣的时代发展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现实“背景”,基础教育丧失时代感,从而看不出这种基础教育究竟把学生视为何种时代的人。新课程强调与时俱进,密切联系课程教学与时代发展的联系,把学生置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赋予课程强烈的现实感。
早在古罗马时期,普罗塔克就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这颗生命的火种,必须把学生置于生活世界之中、文化之中、时代之中,其在于把学生当人看,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然而“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这个口号无法承担一种观点,而只能承担一种情绪。如果我们要问: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什么?关怀学生的什么?如果不明确他的对象和内容,这一口号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能只能起到一种鼓噪人们的情绪的作用,只能进一步导致基础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和无所适从。在我看来,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不仅仅是对学生天性、能力,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不仅仅是对学生人格的保护和尊重,而是根据时代精神的要求,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尊重,以及学生人生价值的尊重和发挥,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人生价值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时代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具体体现。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激发人的创造力,发挥人主体性,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基本精神。基础教育要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这是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面我说过,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当使学生具备宽容、理性、勇敢和富有责任心的品格。这是当今时代急需树立的品格。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关怀,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关怀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关怀。
宽容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我们有必要重新树立起这一基本的生活态度。宽容所有的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传统教育中,我们过分的强调爱憎分明,而忽视了对生命的敬畏。雷锋那句“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成为几代人做人做事的原则。于是我们看到,一句口角可以把朋友变成敌人;一句善意的话,也能成为“大清洗”的借口。我常想假如雷锋活到了“文革”,他会不会成为“杀人如草不闻声”似的人呢?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为什么有些人长大了会成为坏人,有些人会成为正直的人,如此大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教育,不同的成长经历,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一个伟大的人,除了可以骄傲之外,难道不应为自己的人生感到幸庆吗?一个坏人的产生是整个社会系统工程的失败,而把这样的失败,归结于个人,是否意味着不道德和专制呢?需要负起责任的人很多。所以我主张废除死刑。它代表着旧时代的价值观,但不应该被我们这一代人所认同。“善对每一个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我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做出的抉择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宽容,需要把宽容的品格传递给下一代人。
宽容并非意味着没有原则,而恰恰是基于我们的原则。
从原则上说,每个犯错的人,都要承担责任。
从原则上说,每个有罪的人,都要受到惩罚,不管他曾经是否伟大。
然而我们会用宽容的心包容历史上的人,用上帝的仁德宽恕他们。
当代年轻人,大多十分激进。民族主义充斥着整个国家。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民族主义不但救不了中国,反而会使国家陷入困境。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历史,用理性的态度保持国家的稳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团结在一起,平稳地实现国家民主,并稳步地过渡到成熟的社会中去。所以我们需要把理性的态度传递给下一代人。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将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我们的生活。
特殊的历史,需要我们比其他国家的人更为勇敢。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逃避战争。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下一代人很有可能要经历战争的洗礼。我们曾经有着辽阔的土地,但现在已经很少了。从1720万---1300万---1140万---960万(确切地说只有950万)。我们失去了太多。但总有一天,我们要要回我们自己的土地。
清朝初年,《尼布楚条约》割让了420万的土地,1000多万的蒙古人沦为俄国人的奴隶。
清朝末年,割让给俄国156万。
1929年,苏联占领了沿江所有的岛屿(1998年归还一部分)和东北唯一一个出入日本海的口岸。
解放后,大陆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中断了向俄国索要土地。
解放后,我们“赠送”了17万的唐努乌梁海给俄国,以报答俄国对我国的“无私”帮助。
解放后,西藏的门隅、新疆的阿克赛钦等地区被印度占领,面积达到10万。
解放后,我们把南坎、江心坡“馈赠”给了缅甸,面积超过了3万。
解放后,南海被东南亚国家瓜分了。其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被喻为世界的“第二个波斯湾”。
解放后,钓鱼岛被日本占领了。其油气资源相当于整个伊拉克的储量。
解放后,在边界划分中我们失去了4万多的土地,即便是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我们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所有这一切都是丑陋的。总有一天,我们会采取行动,要回我们所有的土地。勇敢是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具备的品格。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把勇敢的品格传递给下一代人。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重新唤醒每个人心中的责任心。
唤醒我们对父母的责任。
唤醒我们对儿童的责任。
唤醒我们对老年人的责任。
唤醒我们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做出很大的抉择,以承接历史给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有必要给那些爱国的人加以荣耀。
我们有必要给那些卖国的人还以本来面目。
前进的路未必是一帆风顺,而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我们,则必须前进。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一个失去思想光芒的时代必须让位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时代,不用等多久了。
人们等得太久了,但现在不用等多久了。
我们知道,前面的路有多么艰难。
我们知道,要实现崇高的目标,需要多大的勇气。
然而,我们将用我们的宽容、理性、勇敢为国家增添荣耀。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位于太阳升起的一边,而不是太阳落下的一边。
那是看到新的一天正在到来的一边,而不是目送今日正在逝去的一边。
我们生活在太阳升起的一边。
黑夜正在消逝。
我们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好了准备。
谢谢你们,上帝保佑我们。



2004年6月12日午6时

没有评论: